某電台叩應節目,一位安娣申訴,她經常贈送一些餅乾到孤兒院,本來開心迎接的孤兒們一看到是餅乾後,臉色一沉,就走開了。她埋怨:“這些孤兒不懂感恩,我花錢買食物給你們吃,感謝也不說一聲。”
Dj回答:“社會有許多善心人士捐贈食物,孤兒天天都吃同一種食物,也會吃膩的,難道他們是無依無靠的孤兒,就沒有選擇食物的權利、不能表達喜不喜歡?”
當麥記推出買快樂餐贈送小黃人玩具,引起搶購熱潮,一批義工要求消費者捐出快樂餐,讓他們轉送給孤兒院、老人院或流浪漢。
我想,義工和安娣的善舉都是出自好心,卻是用錯方式。先不談論快餐的營養,這些半夜出售的快樂餐,漏夜送去孤兒院或老人院,早已涼去,香脆薯條變得又油又軟、漢堡包變得又干又硬、汽水變成沒汽沒冰的糖水?
最後兩款小黃人面市的半夜,我試問義工,孤兒老人那麼多,如果收集的快樂餐太少,如何平均分配,或者收集太多,會否吃到嘔?他們回答:“交給總協調解決囉。”
又問他們,隔夜快餐及汽水美味嗎?他們又答“好過沒有囉……我個人不介意吃發軟薯條”,我對他們的答案都不滿意,他們又答:“至少我們做到了不浪費食物的宗旨。”
義工或快餐店為了不浪費食物而將快餐送給孤兒老人,卻忘了快餐是世界公認高熱量、高油、高鹽又高糖的垃圾食物?
為了彌補個人對食物浪費而造成的內心不安,選擇轉送快樂餐,等於眼不見為淨,自覺做了好事,內心無比快樂,但沒有理會快樂餐最後的去向是否適當,只會讓“快樂餐”變成“失樂餐”。
(光明日報/SIAO看茶杯‧文:洪國川)2013-07-27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