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, 2011

不專業就是專業

相信很多同行有同類經驗,每逢填寫表格,發覺“專業”一欄沒有“記者”選項,原來記者不算專業,只好填寫在“其他”,其實這個世界很少行業能脫離"專業",以不專業的方式去做好一份工作。 什麼是專業?專業就是學府針對職場需求而培養出來的人力資源,和加工廠針對消費者口味而生產罐頭食品的道理差不多,所以你看到職場上一群人和一堆罐頭看起來是差不多樣子的。 一位攝記告訴我,當他未投入新聞工作,為了拍攝具有美感的照片,可花幾天時間去安排及等待,現在生活逼人,每天都要趕三四場,早上拍溝渠、中午拍車禍、晚間拍首相,汗流浹背,十分狼狽。 他感嘆到,自己已拍不出有靈性的照片了,因為攝記一天按數百次快門,要趕截稿,照片符合基本要求即可,反而不專業人士為興趣,可花更多時間去鑽研攝影技術,因此“不專業人士比專業人士更加專業”。 大家對記者的刻板印象就是隨身攜帶紙筆、錄音機、面露對新聞的飢渴、最好加上厚厚的黑框眼鏡,其實意外記者常以“不專業方式”採訪,例如扮路人甲問料、與受訪者交朋友,不做筆錄,免得受訪者有戒心,不肯透露更多。 開工喝茶好像很不專業,卻是專業一部分,例如政治人物喝茶拿料,政客通常會以欲言又止的口吻、欲拒還迎的姿態說到:"有一個新聞不懂可不可以告訴你,你答應我不寫,我才講囉,不過你最好問問老總能不能寫啦,好!我現在告訴你……你自己去判斷是真是假。" 面對政客不專業的演技及專業的放料,記者一般要欲擒故縱,"不會寫啦,想八掛一下而已嘛。"之後一則獨家新聞出爐啦。 記者和多數讀者們一樣,沒有軍事、律師、醫生或養豬種菜的專業,沒有專業知識讓我們像個小學生般東問西問、東拼西湊、消化大量資料,必定在截稿時間之前,交出一篇篇精簡易明、內容吸引的新聞,所以我說記者的不專業就是專業。 轉載自光明微博10月

黃金33年

剛從阿晶身上學到"黃金33年"的道理。 人打從出世到22歲之間,是"依賴期",我們的衣食住行及求學都依賴著父母。 22歲開始踏入社會工作,一直辛勞至55歲退休為止,這33年是"獨立期",我們通過工作自供自給。 55歲至72歲(男性平均年齡)或75歲(女性平均年齡),我們仍要生活,但是維持生活的金錢,主要是22歲至55歲之間所賺取的。 老邁的我們是"獨立生活"及"依賴兒女生活",都要看我們年輕時的決定。 談到這裡,大家應該知道阿晶的職業是保險妹。 接著她又搬出一個道理:"一般人有三種生活態度,第一種人賺1塊就花……" 哼!這麼老土的理論,我又怎會不懂呢?於是我馬上搶話:"第一種人賺1塊就花1塊、第二種人賺1塊就花2塊、第三種人賺1塊只花50仙……"  正當我自鳴得意,阿晶又搶回話,眼睛斜視:"錯,第三種人賺1塊但是花了90仙,因為通貨膨脹啊!省不了這麼多,他們只剩下10仙,乘以50年,只剩下5塊。"

錯誤反應

能成為新聞的多數不是好事,每當採訪悲劇新聞,受害者或家屬常說命運弄人,我常在想到底是命運決定人的一生,還是人決定自己的命運。 根據 90/10 定律,生活中的 10% 是你個人際遇所組成的,剩下的 90% 則由你的反應所決定,意思是我們無法控制 10% 的際遇,卻能決定 90% 反應,例如我們無法阻止交通燈轉紅,但是我們能控制情緒,不去衝紅燈,避免車禍發生。 無法控制匪徒打劫,卻能不作無為反抗,可能會保住性命;無法打倒敵人,卻能與對方交朋友,化解仇恨;星期天早上,無法控制愛到搗蛋的孩子,卻能諄諄告誡,打罵孩子可能弄壞全家人的心情。 反對迷信的李敖大師曾說一個真人真事的風水笑話,一位算命師傅自稱能預測個人的命運,連死物的命運也參透,某日他到朋友家做客,直指桌上的茶壺的 “ 死期 ” 是在隔日傍晚 7 點。 翌日,朋友不停盯著茶壺看,到了傍晚 6 點 55 分,茶壺仍安然無恙,他心想大師吹牛了,當時老母親不停催促他來吃飯,他怎麼也不肯,一定要看茶壺怎麼 “ 死法 ” 才甘心,母親一氣之下,就拿拐杖打碎茶壺,時鐘剛好 7 點正。 李敖前妻胡因夢深信術數,算命師傅說她與李敖的夫妻宮不合,早晚會離婚,唯一化解方法是在家中角落放置銅錢,胡因夢深信不疑,但是李敖強烈反對,甚至將她大罵一頓,兩人不歡而散,最終兩人的確離婚了。 大家想想,到底是大師功夫到家,還是茶壺主人愚昧導致茶壺被打碎? 如果他不理會大師所言,繼續日常生活,茶壺可能還 “ 存活 ” ;如果李敖願意對胡因夢更加體貼、耐心聆聽胡因夢的擔憂,甚至遷就她,讓她在家中放銅錢,算命師傅的話不會靈驗,這對才子佳人或許能長相廝守,只能說他們的反應都錯了。 轉載自光明微博十月

女人復仇記

郭妤淺(香港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之妻)、康美鳳(獅城導演梁智強之妻)、黃薛卿(馬華總會長蔡細歷之妻)及希拉莉(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之妻)有許多共同點,例如她們皆是名人太太、有一位風流丈夫、願意原諒出軌的丈夫、願意與丈夫攜手共度難關。 名人及政客背後女人不能有絲毫情緒表現,即使承受丈夫背叛不忠的殘酷現實,也被迫以理性姿態面對群眾,公開原諒不忠的丈夫。 有時我很懷疑這班名人太太是互相認識的,她們仿彿一早說好的,要隱藏哀痛、硬擠笑臉去面對媒體,以相同表情與對白告訴全世界"我原諒他",換作普通女人早已一吵二鬧三離婚。 香港電影《出埃及記》道出很多男人不知道的事,例如女性之間會互相照顧,女性在廁所的時間特別久,不是女人麻煩或聊八卦,而是施計抵抗賤男人的惡行,小時候,我偷聽到房裡的外婆與新婚的親友說,"如果兩口子吵架,老公對你動粗,即使驚動鄰居或鬧上警察局也不能讓丈夫得逞,否則男人會以為女人好欺負。" 我在想以上4位太太是否也曾進去同一間廁所,說好要以弱者姿態,贏得全世界的讚美、勇敢及堅強,背後自有對付丈夫的一套計劃。 有一位球友外表是謙謙君子,卻愛沾花惹草,結婚前一晚仍與一班損友去召妓,他自鳴得意地說,妻子絕對信任他,後來我見球友日漸癡肥、臉如發水麵包、腰如水桶,某日我去到他家,球友大口吃著愛妻親手煮出炸雞、肉骨茶、鹵大腸、油飯及啤酒等高油、高熱量、高膽固醇食物。 雖然賢慧的嫂子與孩子在一旁嘻戲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但是我仿彿看見女人的復仇開始了。 轉載自光明微博十月

植物的成長

攝於古晉市

沒膽的大馬華人

大馬華人一直被認為政治冷感、害怕發問、不關心時事,小學時期,老師在班上發問問題,全班同學不約而同低下頭,沒人主動回答,也沒人希望自己被老師點中,大家戰戰兢兢地想,老師最好叫其他同學回答就好。 上到中學,三大種族同學坐在班內,每當老師要求同學表達意見、演講或表演,馬來同學及印度同學十分踴躍,華人同學總是低頭不語,就算內心充滿疑問,也不敢發言,自以為是清高、低調及謙虛,然後在背後嘲笑阿里及木都愛出鋒頭。 當老師點出華人學生缺乏參與感及膽量的種種缺點,我覺得十分羞愧,不知道看著這篇文章的華裔讀者是否認同,或許你我也是其中一個,在大馬各族同胞當中,馬來人和印度人的表達方式就是比我們強。 在會議中,普遍上出現的幾類人,馬來人、印度人、接受國文或英文教育的華人比較主動及大膽發表個人意見,傳統華人顧左右而言,在會議小聲講 ,在咖啡店就大聲講。 有者在會議中不敢講, 因為還沒請示上級意見,擔心會秋後算賬;有者想等一下才講,因為同僚還沒講,顧慮太多;有者不好意思講, 害怕個人淺見、語文不佳惹來嘲笑;也有者全程不講,過後在人家背後亂亂講。 近期,我訪問了愛搞怪的黃明志,小時候的他不像其他孩子般,被無理取鬧的老師欺負後,只是忍氣吞聲,吃了豹子膽的他勇於申訴,只要自己理直氣壯,鬧上校長室也再所不惜。 他身上充滿華人所缺乏的"敢敢來",許多人罵他的短片及歌曲粗俗、嘩眾取寵及博上鏡,但是大家不能否認他講出所有華人的心聲,他以衝動及行動代表華人去痛罵我們不滿已久的政府。 大馬傳統華人從小到老,已冷靜了很久,嘴巴也閉得發臭了,何不也來衝動一點,敢敢破口罵出我們埋怨多時的社會呢? 轉載自光明微博十月

大馬華人很笨

李敖大師說,新加坡只有“集體創造的成就”,而沒有“出類拔萃”的個人,令人感覺新加坡人很“笨”。再加上祖先的文化水平低、新加坡人的“種”不好,跟不上潮流,導致了新加坡人只懂得循規蹈矩。 就算新加坡人很笨,他們被李光耀統治很久而不反抗,起碼他們不敢反抗的是一個好政府。 大馬華人祖先、文化、語言及思想與新加坡人差不多,也聰明不到哪裡去,我們也沒有出類拔萃的領袖,所以我國獨立前共有1343間華小,獨立後人口增加了一倍,華小不增反減,減少近43間華小,朝野華人領袖躲在窩裡吵吵鬧鬧,教育部如同局外人看戲而已,華小沒應此而增建。 根據1996年教育法令,華小和淡小都是屬於政府資助的學校,應該享有與國民型學校同等的待遇,但是教育部將華小和淡小列入半津貼學校,有多少華人敢講“半津貼”就是歧視! 自稱捍衛華教的人“集體創造的成就”只有“堅持”二字,沒有智慧和骨氣,所以我覺得大馬華人很笨,華教不敢向首相納吉要錢,但是為檳州15間國民型中學及獨中籌獲1500萬令吉,卻叫首相來表演騎腳車,博彩公司拿賭仔的錢去捐助華小,又找首相去剪彩,這種拍馬屁式的手法,竟然又首相稱讚為有創意解決方案,然後我們沾沾自喜。 在大馬要遷建華小要人民自己找錢、敲鑼打鼓、舞獅舞龍、點爆竹、如果政府有出一點錢馬上要登報紙,愚笨的華人還拿起相機猛拍來動土的“大人物”兼要求握手,如見大恩人般,這種怪象都算是全球教育罕見例子。 我懶得提馬華能做什麼,但是民主行動黨吵著要政府制度化撥款華小,有沒在民聯橙皮書清楚列明呢? 我不怪華人先賢的文化水平低,只怪時下華人IQ太低,大馬華人不是“種”不好,而是沒有“種”,導致我們只懂得循規蹈矩,讓人感覺很笨。 轉載自光明微博十月